下半年輪胎行業將面臨考驗
2011/9/15 0:00:00 瀏覽次數:
0
加入收藏
導讀: 2011年09月14日 中國橡膠網
本網訊 今年上半年,受天然橡膠等原材料漲價和車市產銷震蕩回落,以及天津錦湖輪胎質量事件和環保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國輪胎行業在走低過程中進入理性回調。分析認為,今年下半年我國輪胎行業還將面臨嚴峻考驗。
據中國橡
2011年09月14日 中國橡膠網
本網訊 今年上半年,受天然橡膠等原材料漲價和車市產銷震蕩回落,以及天津錦湖輪胎質量事件和環保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國輪胎行業在走低過程中進入理性回調。分析認為,今年下半年我國輪胎行業還將面臨嚴峻考驗。
據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統計,1-6月份,會員企業輪胎產量1.28億條,其中子午胎產量1.07億條,同比分別增長1.6%和5.3%;銷售收入870億元,同比增長19.3%;出口交貨量5418萬條,出口交貨值達28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6%和29.2%;實現利潤27.1億元,同比下滑5.4%;庫存同比上升31.9l%。
上述數據顯示,一是國內輪胎產銷增幅明顯下降,同比分別下降18和12個百分點。說明在原材料漲價和輪胎市場需求放緩等多種因素疊加的影響下,輪胎企業已根據市場變化進行自我調節,一方面放緩產能增長速度,另一方面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發展低碳、環保、節能、綠色輪胎,提升產品質量和優化升級,為下一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占領市場制高點作好充分準備;二是反映了輪胎行業仍處于“三高一低”的困境之中,即產銷量、庫存和生產成本均居歷史高位,而銷售利潤率卻居低位,僅3%左右,同比下降了1.12%。這種現狀將迫使企業盡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產品結構。
汽車市場增幅回落影響輪胎市場
今年伊始,曾經為國內車市作出重大貢獻的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汽車下鄉和以舊換新政策集體退出,而一系列對消費購車影響頗大的政策相繼出臺。如北京購車搖號政策;今年3月正式執行的《道路運輸車輛燃料消耗檢測和監督辦法》,對凡以汽油或柴油為單一燃料、總質量超過3500千克的客、貨運輸車輛未列入《道路運輸車輛燃料消耗量達標車型表》的,道路運輸機構將終止核查并不予辦理營運手續;以及飛漲的油價、大幅提升的停車費等,無論對轎車,還是商用車銷售造成的影響已經顯現。據了解,僅北京的上牌量相比去年就減少了7成。
汽車市場增幅大大回落,由過去連續兩年30%的增長,回落到今年只有4-5%的增幅,這將直接影響輪胎市場。前幾年,我國輪胎行業的高增長、高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汽車行業的高增長、高發展。據了解,因輪胎市場需求趨弱,部分輪胎企業產能僅釋放了50%-80%。因此,如何抑制輪胎庫存上升和產能過剩問題,將成為考驗輪胎企業自我調節能力的現實問題,也將促使輪胎企業加快產品結構調整,發展低碳、節能、環保、綠色產品,轉變增長方式的步伐。
原材料漲價抬高成本輪胎業進入微利
近年來,國內輪胎行業經歷了數輪投資熱潮。由于不少輪胎企業是地方稅收大戶,地方政府對之格外青睞,更推動了輪胎規模“擴張上再度擴張”,致使目前輪胎行業同質化競爭激烈,價格上行壓力沉重。
而今年以來,天然橡膠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下半年仍將維持高位震蕩態勢,加上燃油和人工成本上升,使輪胎制造成本急劇上升,據企業反映輪胎成本上升幅度約30%左右。雖輪胎價格幾次調價,但因國內市場需求趨緩,輪胎產能過剩,市場競爭無序,低價不“三包”輪胎或所謂的經濟型輪胎充斥市場,輪胎價格上漲空間、幅度有限,很難抵消天然橡膠等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影響,致使目前輪胎企業處于微利或虧損的邊緣,造成產銷增長而利潤下降的局面。
下半年,輪胎企業必須面對原材料成本、動力能源成本、人工成本漲價,需要各輪胎企業盡快轉型,改變傳統的增長方式。
銀行加息推高輪胎企業財務成本
今年以來,銀行3次加息,推高了企業財務成本。從目前輪胎企業的情況來看,在建和擴建項目需要投資,節能減排需要投資,調結構、產品優化升級更需要投資,企業資金壓力相當大。據輪胎分會報表顯示,全行業上半年資產負債率高達66.5%,同比上升7.9%,其中單利息支出比去年同期提高34.8%,利息支出已超過了財務費用。這對負債率居高的企業來說,只能為銀行“打工”。據輪胎分會統計,上半年行業的虧損面已達26.2%。
天津錦湖事件影響國內輪胎消費
天津錦湖事件發生后,國家質檢總局聯合工信部和工商總局對輪胎產品展開了專項整治行動,并將輪胎作為重點產品列入國務院“雙打”專項行動方案,旨在加強對輪胎產品的質量監管。現已對輪胎企業和市場展開監督檢查和特別調查,這對輪胎行業震動較大。無論是配套市場,還是零售市場,消費者開始有目的的選擇,也對國內輪胎銷售影響較大。
同時,國家質檢總局還決定在全國輪胎行業開展質量提升活動,該活動由國家質檢總局、國資委、工信部和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共同組辦,以加強行業質量監管、行業自律來推動企業提高輪胎產品質量和安全性能,提高品牌和市場的忠誠度和信譽度,提高產品的市場竟爭力。
綜上所述,雖然汽車市場增速放緩,但增長的基本面沒有變,汽車工業作為國內經濟支柱產業的地位沒有變,輪胎行業的增長和發展從側面印證了這一點。但輪胎庫存上升,產能過剩,市場同質化競爭壓力大,也使輪胎價格不可能單邊直線上升,而是呈現出輪胎價格“進兩步、退一步”震蕩向上的“慢牛”格局。另外,橡膠等原材料價格上升,加上燃油動力和人工費用上揚等,導致成本底部升高,并與現行輪胎出廠價格水平不相適應,有的規格品種價格已經低于成本,反映出輪胎行業巳進入微利或虧損的邊緣。要么部分高成本企業被迫減產停產,強制性實現市場供求平衡;要么提高輪胎銷售價格,緩解成本壓力,但最后結果還是市場行情升溫。由此可見,成本提高對于價格的支撐力度將大于市場供應增加對于輪胎行情的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