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仁德:中國橡膠工業面臨十大機遇
2012/3/26 0:00:00 瀏覽次數:
0
加入收藏
導讀: 盡管2012年中國橡膠工業面臨的是更加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大環境,但也仍然面臨很多機遇。3月20-21日,在中國橡膠工業協會主辦的“2012中國橡膠年會”上,中橡協會長范仁德做了“新形勢下中國橡膠工業發展的機遇、挑戰與戰略”的報告。范仁德表示,在國家“穩中求進”的
盡管2012年中國橡膠工業面臨的是更加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大環境,但也仍然面臨很多機遇。3月20-21日,在中國橡膠工業協會主辦的“2012中國橡膠年會”上,中橡協會長范仁德做了“新形勢下中國橡膠工業發展的機遇、挑戰與戰略”的報告。范仁德表示,在國家“穩中求進”的政策基調下,2012年中國橡膠工業將面臨十大機遇。
(1) 新材料產業發展機遇
各相關部門都異常關注戰略性新興產業,已將其視為突破口,作為調結構實現轉型發展的重要力量。2012年將是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政策全面啟動和推進年,近期國家規劃將集中發布,配套的財稅、金融等政策也會陸續出臺,一批重點工程、重大項目將相繼實施。有關“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資金”已經設立,且先期啟動了一批項目。國務院決定到201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規模要占到GDP的8%,到2020年要占到15%,相信新興戰略產業將逐漸成為我國新的增長點。
根據《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未來值得重點關注的新材料主要有:高性能有機硅材料、復合材料、節能環保材料、高性能氟硅材料等。
《規劃》中包括芳綸1313、芳綸1414、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和碳纖維等高性能增強纖維,這些纖維和橡膠工業關系密切,是骨架材料更新換代的材料。目前,國內在碳纖維、芳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等領域已取得一定的發展,但仍難以滿足下游領域的需求。政策扶持決定了新材料產業的發展方向與發展速度,隨著國家陸續出臺相關支持政策,這些新材料將在“十二五”期間快速發展,將促進橡膠工業進一步調整原材料結構。
(2)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發展機遇
國家發改委2011年12月10日發布的《“十二五”資源綜合利用指導意見》中,將廢舊輪胎再次列入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重點領域。意見指出:“規范廢舊輪胎回收利用,加快推進廢舊輪胎綜合利用技術研發和產業升級,提高舊輪胎翻新率,鼓勵膠粉生產改性瀝青等直接應用,推廣環保型再生膠等清潔生產工藝,提升無害化利用水平?!备油怀觥吧a、使用環保型再生膠”的重要性,這項工作也已成為中國廢橡膠綜合利用行業綠色環保的目標。該意見將進一步促進我國輪胎翻新、膠粉、再生橡膠等資源再利用產業的發展。
(3)新能源汽車市場機遇
據工信部日前發布的信息,2011年,列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的車型共生產12784輛,同比增長74.3%。截至2011年底,共有75家汽車生產企業的361個車型列入推薦目錄。2011年節能汽車推廣政策對節能技術持續進步發揮了積極作用,汽車產品升級換代提速。如果2011年是新能源車的試水年,那么2012年將是新能源車的爆發年。近兩年,國家提供的新能源車補貼發不出去,原因是沒有產品,但2012年產品匱乏將不再是問題。多數車企都表示將推出混合動力車或電動車,已經推出新能源車的車企也表示將加大產品的推廣力度。同時,更多鼓勵新能源車的國家政策和地方政策也將密集出臺。
去年年底,四部委聯合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做好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各試點城市要在落實好中央試點政策的同時,積極研究針對新能源汽車落實免除車牌拍賣、搖號、限行等限制措施,并出臺停車費、電價、道路通行費等扶持政策。此外,在去年智能電網國際論壇上,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劉振亞表示,未來5年將新建電動汽車充換電站2900座和充電樁54萬個,保障80萬輛電動汽車的應用,到2020年將形成覆蓋公司經營區域的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網絡。這些措施將為新能源車的推廣提供可靠的配套保障。
業內預計,2012年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或將出臺,各城市也將出臺一系列地方性支持措施。在產品密集上市和利好政策的推動下,2012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將有高速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不僅為輪胎提供了新的市場,也為適合新能源汽車需要的橡膠軟管、傳動帶等產品提供了市場機遇。
(4)汽車出口市場機遇
2011年,我國汽車銷量為1850.51萬輛,同比增長2.45%。其中,汽車出口對汽車銷量增長貢獻度達60.79%。在中國車市進入平穩發展階段后,汽車出口為銷售增長立下了汗馬功勞。
據統計,2011年我國汽車出口81.43萬輛,同比增長49.45%,比上年增加26.94萬輛。目前,我國汽車出口主要面向俄羅斯、烏克蘭等獨聯體市場,兩伊及敘利亞等中東市場,巴西、智利、厄瓜多爾和秘魯等中南美洲以及越南等東盟國家市場。
目前我國汽車出口企業以自主汽車品牌為主,奇瑞汽車2011年總銷量達到64.3萬輛,其中出口16.02萬輛,連續9年位居全國出口第一。在華建立龐大產能的合資企業也開始謀劃出口,如華晨寶馬等。由于我國目前汽車產大于銷,今后進一步擴大汽車出口是必然趨勢。目前出口的汽車主要還是卡車,今后將擴大至轎車,甚至是高檔轎車。
(5)信息化產業發展機遇
國家支持信息化改造傳統產業,橡膠行業在這方面已經取得很多進展。如在企業管理方面、物聯網方面、現代化營銷方面已經開發出不少軟件并在部分企業應用,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穩定產品質量等方面取得很好效果?,F在是在全行業推行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機遇。
(6)俄羅斯市場機遇
2011年12月,俄羅斯正式成為世貿組織成員。按照世貿組織規定,今后幾年,俄羅斯進口輪胎關稅將逐漸下調。目前俄羅斯進口關稅為:輕型車輪胎20%,且不少于6.9歐元/條;大客車和載重車新輪胎收從量稅,且不少于5歐元/條。2012-2017年,輕型車新輪胎進口關稅將從20%逐步下調至10%(每年遞減2個百分點),2017年將沒有最低稅額的限制;大客車和載重車新輪胎進口關稅將從2012年的15%降至2015年的10%,從2012年開始取消從量稅。
(7)阿拉伯市場機遇
商務部積極推行外貿市場多元化,最近圈定外貿重點30國,其中阿拉伯國家成為出口戰略重點。去年,中阿雙邊貿易總額達到2454億美元。目前,中國不僅從阿拉伯國家進口石油,還進口化工原料、化肥、鋼材、鋁材、燈具及大理石產品,中國也加大了對阿拉伯國家出口家電、汽車及機電設備。中國對阿拉伯雙邊貿易總額年均增速為27%,而中國整體對外貿易年均增長則為16%,中阿雙邊貿易增長遠高于中國與其他國家貿易發展。同時,因為中阿目前的貿易總額僅占中國整體對外貿易額的不到5%,今后仍有很大發展潛力。
(8)東盟市場機遇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是中國與東盟10國組建的自由貿易區,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啟動。自貿區建成后,東盟和中國的貿易占到世界貿易的13%,成為涵蓋11個國家、19億人口、GDP達6萬億美元的巨大經濟體,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貿區,也是發展中國家間最大的自貿區。
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大致分為三個階段。2002-2010年,啟動并大幅下調關稅階段。自2002年11月雙方簽署《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始,至2010年1月1日中國對東盟93%產品的貿易關稅降為零。2011-2015年,全面建成自貿區階段,即東盟越、老、柬、緬四國與中國貿易的絕大多數產品亦實現零關稅,同時,雙方實現更廣泛深入的開放服務貿易市場和投資市場。2016年之后,自貿區鞏固完善階段。
但是,據有關輪胎企業反映,實際上目前東盟國家從中國進口輪胎的關稅在0%—40%之間,據說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進口東盟的天然橡膠關稅為20%。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將不斷鞏固完善,相信我國輪胎等橡膠產品出口東盟關稅將逐漸降低。
(9)國外投資并購機遇
對中國來說,金融危機給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性機遇。在過去幾年里,很多中國企業利用境外資產價格大幅下跌,積極開展海外投資等,特別是在并購領域取得了好成績。通過這些海外投資并購,有的企業獲得了先進的技術或研發能力,有的企業得到了國際品牌或國際渠道,有的并購了一些戰略資源。中國對外投資已進入了一個快速增長的時期。之所以能有如此成績,靠的是市場競爭,因為在全球化背景下,海外市場需要中國投資。
對于中國輪胎出口來講,由于愈來愈遭到歐美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阻礙,到國外設廠并購也是必然的選擇,是國內輪胎企業調整出口戰略的需要。
(10)技術進口和人才引進機遇
中國完全可以利用這次世界經濟格局的調整爭取盡可能大的利益??梢岳檬澜绶秶木蜆I不景氣,引進技術人才和技術,加快建立人才、技術的戰略儲備。
來源:中國橡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