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國際輪胎企業之差距——山東輪胎產業專題(三)
2014/11/18 0:00:00 瀏覽次數:
0
加入收藏
導讀: 為加快推進輪胎產業轉型升級,鞏固提升山東省輪胎產業發展優勢,10月22日,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正式發布了《山東輪胎產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以下為《方案》詳細內容報道:《山東輪胎產業系列專題(三)》——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一)企
為加快推進輪胎產業轉型升級,鞏固提升山東省輪胎產業發展優勢,10月22日,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正式發布了《山東輪胎產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以下為《方案》詳細內容報道:《山東輪胎產業系列專題(三)》——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一)企業生產規模小
普利司通、米其林、固特異等世界大型輪胎公司產能均已達2億條以上。我省輪胎產業起步于上世紀90年代,經過20多年的發展,骨干企業單廠生產規模與世界大型輪胎公司單廠生產規模相當,但我省產量最大的玲瓏輪胎公司,其整體產能僅有固特異的20%。2012年,我省輪胎企業前6強銷售額總和僅93.75億美元,僅為普利司通、米其林等公司各自銷售額的1/3(見表八)。
與世界大型輪胎公司相比,我省輪胎企業在產能、產量、銷售額方面差距很大。
(二)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我省輪胎中、低檔產品多,高端產品少
目前,國內尚沒有能夠為20萬元以上的中高檔國際轎車品牌配套的內資輪胎企業。我省轎車子午胎主要用于替換市場,農業子午胎省內僅有2家企業(玲瓏、豪克)可以生產,航空輪胎省內正處于研發階段。與米其林、普利司通等相比,我省輪胎產品在質量、性能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見表九)。
(三)與國際知名品牌相比,我省輪胎品牌知名度低
輪胎作為專業性強的汽車配套產品,普通消費者無法準確辨別性能優劣,購買行為受品牌影響大。我省輪胎產業發展起步晚,品牌知名度低于世界大型輪胎公司。以2013年我省出口到美國的輪胎產品為例,價格只有美國輪胎市場平均價格的80%左右(見表十)。品牌對輪胎的市場占有率和產品價格起決定性作用,品牌戰略對我省輪胎產業轉型升級至關重要。
(四)基礎研究力量薄弱,自主創新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近年來,我省輪胎企業重視科技創新,不斷增加研發投入。雖然個別骨干企業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達到2-3%,但其實際投入額只有0.5億美元左右。米其林公司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比約3%以上,投入額8億美元以上。與米其林、普利司通等世界一流企業相比,我省輪胎企業研發投入差距較大(見表十一)。
從研發成果數量來看,我省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與國際輪胎巨頭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以發明專利申請數量為例,截至2013年底,米其林、普利司通公司在中國境內申請發明專利均超過600件,而我省前5強企業合計只有119件(見表十二)。
研發投入不足、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是制約我省輪胎產業由大到強的關鍵因素。
(五)沒有輪胎試驗場,輪胎試驗檢測能力不足
目前,全球共建有55家專業的輪胎試驗場。國外較大輪胎制造商都建有自己的輪胎試驗場,其中,米其林7家、普利司通11家、固特異6家、大陸7家、倍耐力3家。我省迄今為止沒有一家輪胎企業或第三方機構的輪胎試驗場(玲瓏集團輪胎試驗場項目正在建設當中,計劃2015年投用),有關輪胎實際場地測試數據、性能評價、技術改進等檢測試驗無從談起,嚴重制約著我省輪胎產品為世界知名汽車品牌配套。
建設具有較先進水平的、能滿足輪胎研究、開發符合歐盟法規指標要求的綜合性輪胎試驗場,將是我省輪胎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之一。